言論自由不可或缺 華人評論网媒

华兩會後加速「新質生產力」 AI關鍵風口

中国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位列十大任務之首。北京學者預計,全國兩會後,「新質生產力」將進入加速發展軌道,並在全國展開全面實踐。

本周,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北京進行了今年兩會後的首次調研。調研中,李強召開座談會,聽取北京市新質生產力發展情况匯報和有關企業負責人發言。觀察人士稱,總理兩會後的首次調研,往往提示今年重點工作方向。作為發展新質生產力重要引擎的人工智能(AI),料將是今年的關鍵風口。

去年9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黑龍江考察時,首次提出新質生產力的概念。隨後,此概念接連出現在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政治局集體學習,以及今年全國兩會等重要政治場域中,引起各界熱議。

不限於前沿科技 多領域發展

不過,外界對於新質生產力的具體內涵及落地方式,似乎尚有疑惑。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院長助理李治認為,可從三個維度理解新質生產力。一是物質維度,包括新產業、能源、技術等客觀條件的提升;二是品質維度,涵蓋生產過程、生活水平、社會治理等全方位升級;三是素質維度,指人才教育、精神文明、數字素養等方面的提質。總而言之,新質生產力不局限於前沿科技領域,而是囊括整體發展的多領域、多維度,可謂包羅萬象。

對經濟遠水難救近火?

分析人士表示,今年料圍繞新質生產力展開更多部署及實踐,主要側重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創新人才培養的支持,以及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優化營商環境、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激發民營經濟與外資活力等方面。李治認為,明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十五五」規劃亦呼之欲出,新質生產力有望成為「十五五」規劃中的核心論述,得到更系統的闡釋及長遠佈局。

針對有觀點認為,新質生產力對當前中國經濟而言是「遠水難救近火」,李治稱這種解讀過於武斷。他認為,新質生產力會對政府指導思想、社會經濟發展理念產生關鍵影響,未來勢必創造出新產業,產生此前無法想像的商業模式和投資機會,並提升政府治理效能,對市場整體信心提升、發展方向引領起到「風向標」作用。對民營經濟及外資而言,今後會有更多站上風口的機遇。

近期,多名內地學者表示,民營經濟對於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壯大不可或缺。事實上,一段時間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已連續推出多項政策,幫助民企減稅降負、提供信貸支持等。今年的計劃報告提出,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支持企業承擔國家科技重大項目。這意味着未來科創發展將由國家與企業形成合力,民企的重要性將進一步突顯。尤值一提的是,民企期待的民營經濟促進法起草工作已啟動,將從制度及法律上真正落實國企民企平等對待的要求。

文:鍾鳴九(香港明报)

 

相关新闻:
滙豐財務總監艾橋智(Georges Elhedery)接受外媒訪問時表示,儘管內地經濟面對逆風,但該行對內地中長期經濟前景十分樂觀,並且有信心內地能夠克服短期困難。
艾橋智指,內地正在進行重大的經濟轉型,變得更注重消費及服務業,也偏向高價值、可持續推動的行業,例如電動車及電池等。
他指,這種轉變將意味內地可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並能夠繼續增長模式。他又認為,現時內地面對的經濟挑戰,可能持續數季,甚至數年。他相信,隨着內地走上實質上更好的前瞻性軌道,長遠來看,內地將處於更有利的位置。
然而,艾橋智堅稱,與內地樓市不景氣有關的大部分挑戰都已經過去,儘管他表示該行業到目前為止尚未走出困境。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