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論自由不可或缺 華人評論网媒

黑人牙膏研改名反歧視 稱遵文化習俗 融樂會:應改中文名

【火辣网】反種族主義浪潮最近席捲全球,促使不同企業改變產品包裝、用字等。個人護理品牌高露潔棕欖(Colgate-Palmolive)周四(18日)向路透社稱,正全面檢視旗下「黑人牙膏」(Darlie)產品,包括產品名稱。Darlie香港接受本報查詢時表示,堅定反對一切形式的種族歧視行為,並稱商標嚴格遵循各市場在不同文化、社會習俗慣例等方面的要求。為少數族裔爭取權益的香港融樂會向本報表示,歡迎高露潔決定,認為要徹底跟種族主義劃清界線,應改變中文名字。

黑人牙膏由高露潔棕欖(Colgate-Palmolive)和以香港為基地的好來化工(Hawley & Hazel)共同擁有。該品牌始於1933年,初期英文是Darkie,商標是一位咧嘴笑的黑人,其名字和肖像都被指醜化黑人。高露潔在1985年收購好來化工一半股權後,因受到股東及其他團體的壓力,在1989年把黑人牙膏英文名改為Darlie,但中文名維持不變,原本的黑人肖像商標亦改為一個種族相對模糊的男子。高露潔棕欖接受路透社查詢時稱,逾35年來他們都與合作伙伴共同改進品牌,包括大幅改變名稱、商標,目前正與伙伴檢視與進一步改進品牌的各方面,包括品牌名稱。

曾改英文名 模糊商標種族特徵

Darlie香港回應本報查詢時表示,堅定反對一切種族歧視行為及煽動種族歧視和仇恨的言論,又稱品牌面世80多年,商標在不同國家和市場上嚴格遵循各地對註冊商標符合不同文化、社會習俗慣例等方面的要求,又稱感謝消費者對其產品的支持和建議,公司會繼續改善品牌的各方面。

香港融樂會倡議及傳訊主任鄭鈺憙向本報表示,對於高露潔在弗洛伊德事件後反思其品牌、重新考慮品牌名稱表示歡迎。他指出,該品牌商標源於黑臉滑稽劇,雖然未知該公司香港產品包裝沒印上黑人牙膏四字是出於敏感度還是巧合,但如要徹底去除品牌與種族主義的關聯,最佳做法仍是更改產品中文名。

美民權領袖促荷蘭停塗黑臉習俗

美國明尼阿波利斯男子弗洛伊德(George Floyd)上月被白人警員壓頸死亡,觸發全球多地反種族歧視示威,不少企業已回應民眾訴求(見附表)。美國民權領袖杰克遜(Jesse Jackson)日前去信荷蘭首相呂特,促請該國停止再用黑彼得(Black Pete)角色;荷蘭傳統上每年12月5日聖尼古拉會在有一班塗黑臉的白人「彼得」陪同下派禮物給小孩。呂特在2013年稱黑彼得只是黑人,他對此無能為力,本月態度突轉稱感到歧視。他指政府沒計劃採取任何法律行動,但期望數年內不再有黑彼得出現。

(BBC/路透社/彭博社/明报)

另讯:

「黑人牙膏」初期所用的黑人肖像,靈感源於美國演員喬爾森(Al Jolson)的塗黑臉表演。生產商好來化工(Hawley & Hazel)的總裁1920年代在美國看過喬爾森的表演,喬爾森的潔白牙齒啟發商標的設計。

高露潔在1985年入股好來化工後,黑人牙膏英文原名Darkie及該黑人肖像在美國引起爭議,高露潔時任行政總裁馬克(Ruben Mark)就事件道歉,產品英文亦在1989年改名Darlie,並翌年將原來的誇張黑人臉孔改變。香港後來亦推出廣告宣布改英文名,但強調「黑人牙膏仍是黑人牙膏」。

原型白人黑臉表演 美企入股後惹爭議

目前香港產品雖沿用黑人牙膏中文名字,但不少包裝的肖像下方都沒印中文名稱,或僅以小字體印刷;兩岸銷售的產品則多數印上「黑人牙膏」。

黑人牙膏目前只在亞洲地區銷售,據市場研究公司歐睿國際(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數據,黑人牙膏在中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台灣的市佔率分別為17%、21%、28%和25%。

(Press Herald/路透社)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