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論自由不可或缺 華人評論网媒

「我軍勝了」:新德里正在為衝突畫上句號

【火辣网】6月19日至23日間,新德里當局面對中印西部邊境對峙的動向,又有了些許新動作。

首先,《今日印度》、《印度斯坦時報》等主流媒體突然開始宣傳印軍在加勒萬河谷(Galwan Valley)所取得的戰績,他們借印度國防部「南棟」(即印度海、陸軍辦公區)匿名官員的情報,稱印軍突襲了解放軍哨所,落入水中的印軍官兵也消滅了些解放軍。到23日,《今日印度》等媒體還借匿名印軍軍官之口稱「解放軍至少陣亡一名軍官」。

新德里這種轉進的態勢較之此前大不一樣。如果說6月中旬的印媒戰地秘辛,都在間接吐露「我軍敗了,且傷亡不小」的敘事。那麼,此番新德里就在集中精神,統一思想,要讓所有印度人立即接受一個新結局:「我軍勝了」。

對熟悉印度當局操作的分析人士來說,這種操作的真實意義,其實正正是印度正在退出中印西段邊境地區的爭鬥。

環顧2017年中印在洞朗前沿「解除接觸」(discharge)後的印方輿論,就是一片「中國敗了、印度勝了」的聲音。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印度第四大報《不滅之光報》(Amar Ujala)的報道,即「中國最終向印度低頭」。

儘管截至6月22日,環顧《今日印度》、《印度時報》等媒體報道,外界可以發現中印兩軍仍在加勒萬河谷前沿瞠目相見;印度全境底層還掀起了「不買中國商品」的熱潮;部分非人民黨執政地區,如馬哈拉施特拉邦甚至出現了撕毀與中國企業簽訂的合同的風波。但總的來說,媒體的風向標仍然能暗示一些情況。

事實上,印度當局可能已經在6月19日就展現出了對中印西段邊境衝突的真實立場:即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在6月19日被印度媒體低調處理的發言。

據《印度斯坦時報》披露,在莫迪當天舉行的集合了印度16大黨政團體的「全黨大會」上,這位印度最有權勢的強人親自強調,解放軍既沒有闖入印度國邊境,也沒有佔領任何哨所,印方還有「20個士兵(jawans)殉職」。

题图:近日,因為中印在邊境發生衝突,印度多地蔓延着一股「抵制中國製造」的情緒。很多印度人甚至會集中敲打一兩台電視機並表示其愛國心。(美聯社)

這種坦誠戰況,並希望印度全體政要接受現狀的態度,對普通民眾無疑是巨大的衝擊。莫迪的表態,甚至也暗示印度高層間接接受了1962年控制線。這句嗣後被印度媒體低調處理的發言,藴涵着頗具爆炸性的信息量。它意味着新德里方面試圖結束對峙的態度,或有所顯露。

的確,到6月22日,仍有部分印度邊緣黨派鼓吹中印一戰,如新德里執政黨平民黨(AAP)即是如此。該黨不僅強調對華強硬,散佈「中國病毒」論,更強調要「打贏對中國的戰爭」。這些強硬黨派大都沒有得到6月19日「全黨大會」的邀請。

必須承認,印度各界人士對華強硬、對華開戰的想法是有原因的,他們仍沉浸在莫迪當局對巴基斯坦的兩次「外科手術式」打擊的「勝利」中,它們分別是2016年帕坦科特(Pathankot)襲擊事件後的烏里(Uri)戰鬥和2019年普爾瓦瑪(Pulwama)襲擊事件之後的巴拉科特(Balakot)空襲。很多普通印度人希望莫迪能以同樣的方式在中印西部邊境對解放軍「還以顏色」。

印度總理莫迪在與印度各地首席部長(即地方最高主官)們舉行視頻會議時,向在拉達克地區與中國士兵對抗中喪生的印度士兵致哀。而20人喪生也是印度方面所能宣傳的最高限度的損失。

可中國與巴基斯坦終究不同,印度如以上述方式對中國採取行動,這將意味着對華戰爭。這種前景無疑是新德里不希望看到的。

對此,《不滅之光報》在6月21日的一篇通訊中認為,印度目前仍沒有做好備戰準備。且不說中國在其他印度經濟和市場中所佔的份額有所增加,更不用說遭遇新冠疫情的印度需要時間以及外力支持才能重回正軌。因此,印度任何試圖挑動戰爭的行動「既不合邏輯,也不符合深遠的國家利益」,還會讓該國樹立侵略者形象,並破壞其「博愛」的傳統國際形象。

新德里在邊境問題上難以與中國握手言和,加勒萬河谷一戰印軍損失較大的結果,更讓印度各界短時間內難以平復情緒。幸而,以莫迪為核心的印度執政黨系統確立了迴避衝突的意圖後,印度的國家機器和暴力機構仍能基本貫徹其意志。當新德里明確表現出了迴避衝突的意願,且新德里高層也展示了對1962年控制線的默許時,印度隱藏在談判桌下的立場就顯得逐漸明晰。

而新德里的新動作,對於兩國尤其是印度而言,可能都算是件好事。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