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論自由不可或缺 華人評論网媒

评论:美軍重手遏華 中國建3活眼反制

美國國會剛通過2021年度《國防授權法》,總統特朗普說會拒簽,因法案的「最大得益者是中國」,這只說明特朗普凡事都拉中國當替罪羊,與事實不符。

這份授權法擺明對中國充滿敵意,當中有近40項打壓中國措施,涵蓋軍事、技術、學術、經貿等領域,例如列明要嚴查中國工業間諜、國防機構限聘中國企業僱員、限制中國向世銀借貸、利用美國金融機構迫中國借貸透明化、禁止向香港警方出口防務裝備,並要加強軍售台灣,利用台灣威懾中國。

軍力遏華 成美國高層共識

有關法案還提出一個「太平洋威懾計劃」,講明要威懾中國,明年為此花費22億美元,後年則55億,金額雖不多,象徵意義卻大,因法案獲共和民主兩黨大力支持,標誌着兩黨都視中國為敵,用軍力遏制中國已是華府高層的共識。

美國圍堵中國,在50年代已設島鏈,第一島鏈由日本到琉球,再南下台灣、菲律賓,對中國沿海進行封鎖;第二島鏈由日本到關島,再南下經帛琉,終點為印尼哈馬黑拉島,主力防止中國衝過西太平洋,威脅美洲西岸。單憑兩道島鏈,現已無法封鎖中國日漸強大的海軍,為此特朗普政府已籌謀兩大重招遏制中國,一是重建第一艦隊,駐防新加坡,二是建立類似北約組織的美日澳印四方軍事同盟。這兩招亦符合拜登遏制中國手段的思路,相信他樂於沿用。

美國軍方本月初證實,正重組第一艦隊,擬駐防新加坡。美國目前共有6支艦隊,其中第七和第三艦隊負責亞太,第七艦隊司令部在日本,主要防範俄羅斯、北韓和中國;第三艦隊司令部在加州,捍衞美國的西太平洋利益;重建第一艦隊針對南海,才能有效地封鎖中國。

美國既不承認中國對南海島嶼的主權,又以自由航行名義,不時挑釁地派軍艦進入中國擁有的南海島嶼領海範圍,聲稱要保護東南亞國家在南海捕魚和開發資源的權益,圖煽動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硬槓中國,美國就有代她們出頭的理由。

然而,中美若在南海爆發軍事衝突,第七艦隊要由日本南下,路途遙遠,第三艦隊更是勞師遠征,加上中國近年銳意擴展海南島軍事基地,出兵南海就佔盡地利、人和。為建立強大軍力威懾南海,美軍2014年起部署2,500美軍在澳洲北部,可快速支援南海。美澳兩年一度針對南海軍演,去年更請來英、日、紐、加軍隊參與,參演人數達3.4萬人。

美重組第一艦隊 3戰略效果

美軍重建第一艦隊,可達到3個戰略效果。其一,加強掌控馬六甲海峽:中國5成進出口貨物和8成入口石油都要航經馬六甲海峽,若美國封鎖馬六甲海峽,將令中國經濟重創,且無石油可用,等於揑着中國咽喉;其二,為東南亞國家壯膽:有美國軍力撑腰,她們才會放心挑戰北京,搶奪中國在南海的權益;其三,與在日本的第七艦隊形成南北夾殺中國的態勢。

特朗普的另一招就是拉幫結派,圖將美、日、澳、印組織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正式化,變成準軍事同盟,外界視之為印太版北約組織(NATO)。美日澳今年異常頻密地舉行軍演,在2、7、9和10月共舉行5場,美日澳印11月在孟加拉灣又舉行兩場軍演,美印都出動航母參加。中國海軍就算能走出南海,在印度洋還要遭到美日澳印的圍獵。

中國要突破美國封殺,突破馬六甲封鎖,靠的是一帶一路布局。美國戰略思維如下國際象棋,看重的是鎖定戰場,直接拼殺,要在南海及孟加拉灣堵截、圍獵中國;中國戰略思維則如下圍棋,着重全局,不只爭於一地,並活用圍棋建立兩眼就可盤活一片的道理。要突破馬六甲封鎖,中國毋須衝擊馬六甲,應對之策是在馬六甲外多建活眼,這至少有三。

第一隻眼是泰國大運河。中國擬耗資300億美元,打通泰國中間的克拉地峽建運河,貫穿泰國,直通印度洋,如此中國或東盟貨品毋須經馬六甲海峽就可抵達印度洋,可節省2至5天航程。泰國無論之前的民選政府還是現在的軍人政府,都支持克拉大運河,這令美國支持泰國學生運動破壞中泰合作的陰謀論,不脛而走。

第二隻眼是緬甸皎漂港。中緬2018年達成協議,中國耗資72億美元建皎漂深水港,讓中東石油由皎漂經中緬管道送入中國西南部,貨物亦可藉此進出中國,毋須再經馬六甲海峽。美國前總統奧巴馬一度大力拉攏緬甸,尤其昂山素姬奪得政權後,更視可將緬甸由親中變成親美;政治現實則是緬甸離不開中國,昂山素姬終選擇向中國而非美國靠攏,因此緬甸爆出羅興亞人受政府打壓時,美國沒有「隻眼開隻眼閉」,而是借此教訓昂山。

中巴經濟走廊 避美印四國封殺

泰國大運河和緬甸皎漂,仍要面對美印四國同盟封殺,因此中國還籌劃第三隻眼:中巴經濟走廊,連通新疆與巴基斯坦瓜達爾港,令能源和貨物直接連通中東的阿拉伯灣。這既省航運,亦避過馬六甲海峽和美印在印度洋的封殺。正因中巴經濟走廊戰略價值重要,預期美國會用盡方法打擊。

除了建立活眼,中國對美軍遏制的應對,是強化軍隊和建立軍事同盟。能戰才能止戰,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台改革解放軍,要建立能打勝仗的軍隊,今年10月出台的「十四五規劃」,亦明確提出2027年實現建軍百年奮鬥目標,加快機械化信息化智慧化融合發展,全面加強練兵備戰。

有共同敵人 中俄建軍事同盟?

另一惹人關注的,是中俄會否建立軍事同盟,此因俄羅斯總統普京10月對記者說,中俄理論上可建立軍事同盟。中俄有共同「敵人」美國,自2005年就經常舉行聯合軍演,軍演由亞洲,擴至波羅的海,去年更首次拉攏伊朗,舉行三方聯合軍演。

中俄軍事同盟的弊處,在於必然引來西方的妖魔化,而且可能令中國與西方軍備競賽加劇。美國為遏制中國,不只拉攏澳日印,去年還援引英、加、紐參加美澳針對南海的軍演,英國明年初會派出造價31億英鎊、擁有最尖端科技的航母伊利沙白女王號,到亞洲與美日舉行軍演,並可能長駐亞太,美國又邀得法國參加明年5月的美日軍演。

外界常將南海類比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的巴爾幹半島,中美兩陣競賽軍備,未來很可能因一件小事,就會引爆這火藥庫。

撰文 : 曾仲榮 資深評論員(经济日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