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論自由不可或缺 華人評論网媒

特朗普脫罪 政途蒙污未絕後路 57:43裁無罪 分析:基本盤仍在

【吃瓜热点】美國國會參議院上周六(13日)下午(香港時間周日清晨)就前總統特朗普被控煽動叛亂的彈劾審訊作表決,最終以57:43票裁定特朗普無罪。特朗普第二次在彈劾案中脫罪,但今次仍是美國史上最受兩黨同時支持的彈劾審判表決。特朗普發表聲明,譴責彈劾案是「歷史上最大的獵巫行動」,又強調「讓美國再次偉大」的行動才剛開始。有分析認為,特朗普再次脫罪意味他仍有政治本錢挑戰白宮寶座,但共和黨內策略師認為「特朗普品牌」已受污損,令部分共和黨人跟他保持距離。另一方面,民主共和兩黨中都有人期望藉這次彈劾消除特朗普的政治影響力。

7共和黨人倒戈 部分保持距離

特朗普被指煽動支持者在1月6日衝擊國會。參議院經過5天彈劾聆訊後,上周六就特朗普被控「煽動叛亂」的彈劾案表決,雖有7名共和黨員倒戈,但仍未達67票定罪門檻,參議院宣布特朗普的罪名不成立。表決前夕,眾議院檢控幹事(檢控官)原欲傳召證人作供,包括上月倒戈投票支持彈劾特朗普的共和黨眾議員博伊特勒(Jaime Beutler),但特朗普的辯護律師范德費恩(Michael van der Veen)指若民主黨傳召證人,他會採取同樣手段,傳召超過100名證人作供,拖長整個聆訊。最終兩黨高層達成協議,同意僅以博伊特勒的聲明作證供,不再傳召其他證人。

拜登:「悲傷章節」提示民主脆弱

特朗普在脫罪後發表聲明,稱這場彈劾案是史上最大獵巫行動的另一個階段,又指「讓美國再次偉大」行動才剛開始,他將於未來數月分享更多事情,期望延續這段不可思議旅程。總統拜登在聲明中形容參院未能通過彈劾案,是美國歷史上一個令人悲傷的章節,提醒「民主很脆弱」。

特朗普獲判無罪,意味他仍有資格在2024年再次競選總統,兩次彈劾案的投票結果亦顯示他在黨內仍有一定支持度基本盤,只要他願意,絕對有條件再戰白宮寶座。不過《金融時報》分析指出,儘管特朗普可能對審判結果感到滿意,但事件已損害其政治形象。一些共和黨人已乘機與特朗普保持距離,包括曾在特朗普執政時期擔任駐聯合國大使的黑利(Nikki Haley),她對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表示,特朗普的行為讓人失望,指對方走了一條不該走的路,「我們不應該跟隨他,我們不應該聽從他的話,不能讓這種情况再次發生」。

民調:七成共和黨人盼特朗普續參政

美國CNBC本月民調顯示,有54%的美國受訪者支持讓特朗普「完全遠離政治」,持相同立場的共和黨人只有26%,其餘74%的共和黨人希望特朗普繼續領導該黨、成立第三黨或在政壇保持活躍。共和黨策略師特里爾(Matt Terrill)認為,國會山莊騷亂發生後,特朗普的品牌在政治獻金者等人眼中已受污損,但很多共和黨基層選民仍忠於特朗普。

分析指出,即使特朗普獲判無罪,但相信兩黨中的反特朗普者都希望對特朗普的指摘能產生持久影響。對於共和黨參議員來說,投無罪票只是跟隨黨內路線,認為彈劾一名前總統屬違憲,而不應被解讀為擁護特朗普或特朗普代表的立場,更不應被解讀為他們將在下屆大選支持特朗普領導共和黨競逐總統。

分析:與國會騷亂掛鈎 獨立溫和票勢減

另外,民主黨人明知特朗普不太可能被定罪,但採取的策略顯然是希望透過彈劾說服公眾特朗普不應再次擔任總統。特朗普形象已和國會山莊騷亂在程度上掛鈎,雖無損其基本盤,但勢將影響獨立和溫和選民對其觀感和支持度。

(CNN/金融時報/路透社)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