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論自由不可或缺 華人評論网媒

曾访华80次 美学者讲述中国真实情况遭媒体“禁言”

【焦点分析】中美关系紧张背景下,美国麦肯锡公司荣休董事彼得·沃克(Peter Walker)表示,自己去过中国80次,美媒却不让他说出中国真实的情况,引发关注。

据媒体5月12日报道,过去15年里,沃克坚持每六周就到访一次中国,观察中国的发展变化,理解中国模式的内在逻辑。他密切关注西方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和社论,发现很多关于中国的描述和他本人的个人经历并不一致。

沃克表示,中美彼此误解的一个主要根源,是美国纯粹从西方视角来评判中国,完全无视中国是如何发展到今天的。

认识到这种东西认知差异的鸿沟,沃克将自己十多年的观察写进了《Powerful, Different, Equal》一书,并于2019年在美国面世。他认为自己有这个责任去告诉美国人中国究竟是个怎样的国家。“我不知道有没有人愿意去读,只是觉得我有必要说出来。”他说。

然而,美国的主流媒体,包括《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无一愿意刊发沃克的观点文章。反观“中国噩梦”“中国即将崩溃”类似的作品却能获得西方主流媒体的青睐。

沃克认为,拜登(Joe Biden)治下的美国,其对华策略相较于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一时间很难有大的缓和,主要因为美国政府中长期存在着一些误判:认为中国要取代美国当世界老大、中国经济不可持续、中国人民不自由不幸福等。“这些根本站不住脚的假设,却让美国政府中的许多人深信中国的崛起是可以被遏制的,因而没有必要和中国进行建设性的接触。”

沃克指出,这种现象背后是美国社会的二元对立属性所致,这和绝大多数西方国家一样。这种“零和思维”导致了“一旦中国在赢,美国就一定输”的逻辑。同时,美国的例外主义根深蒂固。

“许多美国政客在指责中国的时候,忽视中国自身的发展需求。他们非常欠缺对中国的理解,尤其是两国在历史和文化上的巨大差异。”沃克说。

沃克和中国的渊源始于30多年前的一场精神之旅。“我想知道谁能真正做到‘含笑而终’,我看了所有我喜欢的西方作家的自传,他们都没能做到。”这个过程中,沃克发现西方的价值观本身就呈现出二元对立的特点:要么好,要么坏;要么赢,要么输。他意识到自己更倾向于东方的价值观,并且成为老子的忠实粉丝,他的中文名吴子也由此而来。90年代,沃克从麦肯锡咨询公司荣休之后,开始定期来中国。

“约有2,600万中国人到过美国,但只有不到100万美国人到过中国。美国人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知之甚少,甚至一些美国精英对中国及其治理模式也一无所知。无知自然会导致误解。”沃克解释说。

沃克的英文版作品出版后的两年里,全球经历了全球疫情、美国大选等变动,经过多次修改,该书的中文版《大国竞合》终于完成。

书中,沃克通过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深入思考,从历史和文化渊源出发,理性地分析了中美两国在经济、教育、法制、民主形式、价值观等方面的主要异同,并给出建设性的建议,帮助中国读者把脉未来中美关系的走向。

“眼下,美国市场并没有准备好接受这样的声音。但我们应该面对现实,看到两国的差异,并且拥抱这种差异。”沃克说。(DW)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