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論自由不可或缺 華人評論网媒

歐美制裁新疆棉 疆企稱訂單全停須裁員 否認「強迫勞動」 告德學者「侵害名譽」

【吃瓜热点】新疆棉事件爆發後,新疆的棉紡企業也被推到風口浪尖,其中就包括新疆莎車雄鷹紡織公司。這家公司也將近年發表多篇涉疆研究成果的德國學者鄭國恩(Adrian Zenz)告上法庭,指控鄭國恩涉嫌侵害名譽權,請求法院依法判令鄭國恩停止侵害、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並賠償企業損失。喀什中級法院已受理案件,雄鷹紡織公司負責人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目前案件仍在進行,要求鄭國恩應訴的傳票亦已發出。

雄鷹紡織門口掛有莎車縣委黨校實訓就業示範點、莎車縣委黨校現場教學點和莎車縣職業技術學校校企合作基地的牌子。生產車間是一座3層的小樓,每層大約2000平方呎。今年5月記者採訪期間,地下的車間,只有4名工人在做布料裁剪前的準備工作,他們操作台上堆着布料和服裝的半成品,但其他工作台空空如也。在一樓情况稍好,大約百多名女工,正在數條服裝生產線上忙碌。這些女工看似大部分為少數族裔,工長也是少數族裔,偶爾會巡查一下生產線上的產品。頂樓則因已無工可開,暫時停用。

剩1/3員工 3層車間僅一層使用

雄鷹紡織董事長洪龍珠受訪表示,公司於2017年6月申請註冊,2018年2月正式投產。和當地大部分服裝紡織企業一樣,客戶主要來自歐美和日本等。「最初我們的訂單還可以,但從前年(2019年)開始,基本上美國與歐洲的訂單就全停了」,洪龍珠稱,這是因為鄭國恩指摘新疆存在強迫勞動問題,歐美客戶因為壓力取消了訂單,「不光訂單沒有了,我們連BSCI的認證都沒辦法續,就連負責的業務員也怕受到制裁換了電話。但這期間我們沒有收到過任何解釋或說明」。

須防止強迫勞動 歐出口認證被撤

BSCI認證是出口歐洲的主要認證之一,雄鷹公司在2018年獲得這個由全球貿易協會(AMFORI)頒布的BSCI認證。據悉,獲得認證的條件,是相關企業必須符合行為準則,採取必要措施防止工作場所侵犯人權,包括歧視、童工和保稅工等。AMFORI要求商業伙伴不得從事任何形式的奴役、強迫、保稅、契約、販賣或非自願勞動。

洪龍珠表示,雄鷹紡織最多曾僱有960多名員工,多為少數民族員工,這些員工或循招聘途徑,或由親友介紹。若公司生產正常,年利潤約為4000萬元(人民幣,下同);被西方制裁後,公司僅餘三分之一的員工。洪龍珠談到那些辭職和遣散的員工時,稱對此非常痛心,「他們畢竟也是需要生活的,工廠訂單少必然養不了那麼多員工。有時想起他們離開時的那種不捨,我都覺得很愧疚」。

到目前為止,雄鷹紡織訂單僅幾百萬元。不僅如此,洪龍珠說,歐美的指控和制裁,已造成喀什至少逾五成紡織企業倒閉,其中至少有八到九成是主要向歐美出口的企業,至少影響約數萬名維族工人的生計。「以我們公司為例,當初我們960多名員工中,有六七百人是貧困戶。這些人失業了,影響的就是背後六七百個貧困家庭」。

女工:公司用計件制 現月收入減

有維族女工對記者表示,由於公司採取計件制,多勞多得,因此在訂單比較多時,她曾拿到四五千元的收入,現在工廠因為被制裁,工作量減少,月收入也降低。她表示,「總體來說兩三千元,比原來在家裏一分錢都沒有強,可以買漂亮的衣服和化妝品,可以孝敬爸媽。」

員工身分證副本存財務室

在雄鷹紡織的財務室,幾疊貼有身分證影印件的銀行卡放在桌子上,從身分證的內容上看,證件所有者均為少數族裔。財務人員稱,這是用來給員工發放工資的工資卡。洪龍珠稱,目前公司生產確實遭遇到一些阻力,但仍在勉力維持,工資發放亦遵循相關勞動法規,也會依法給工人發放加班工資等。

(明报)

圖 – 在鄭國恩發布新疆強迫勞動的報告後,新疆棉以及下游服裝企業受西方制裁。圖為狀告鄭國恩的新疆雄鷹紡織廠,有工人在車間趕工,一名少數民族工長在監控服裝質量。(明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