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論自由不可或缺 華人評論网媒

美國年輕人現狀:政治立場趨左 共和黨臨選票危機

【焦点分析】從本世紀初9·11事件開始,美國千禧一代和Z世代在成長過程中看到的是一個「好戰」的美國。從左翼候選人奧巴馬(Barack Obama)當選,到右翼民粹候選人特朗普(Donald Trump)執政,美國兩黨政治的混亂局面激發更多年輕人參與政治話題討論和進行投票。從2016年大選、2018年中期選舉,到2020年美國大選,年輕人的投票率成為候選人成敗的關鍵所在。

總體上,他們的政治立場更加偏向左翼和進步主義。共和黨人多年來也寄望於千禧一代和Z時代進入中年、老年後轉向保守立場。但是,從目前數據來看,千禧一代選民主流立場並沒有轉向保守。根據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調查,千禧一代當中「多數情況下持自由立場」或「一直持自由立場」的人數比例由2004年的41%增加到了2017年的57%。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3月20日的一篇報道稱,「年輕」和「保守」之間的身份和立場認定並非不可兼容。一位自認為保守立場的年輕人也關心氣候變化問題,也相信「有限政府」政策。也有一些年輕人支持「有限政府」和「財政保守主義」,但又不認同特朗普和他的政策。

這就是美國年輕保守選民的特徵。年輕的中間選民,可能為了表達對拜登政府的不滿,也有可能投向共和黨。今秋中期選舉,共和黨希望能夠藉助俄烏衝突導致的油價和物價上漲,利用年輕人對新冠疫情限制的不滿,幫助共和黨人贏得國會席位。

美國年輕人更偏向於左翼和進步派立場

2000年,美國年輕人的意識形態差別較小。當年大選的兩黨候選人小布殊(George W. Bush)和戈爾(Al Gore)所得的普選票相當。兩人在18歲至24歲的選民當中的得票率持平(47%),在25歲至29歲的選民當中的得票率也只差3個百分點(小布殊46%,戈爾49%)。兩人在18歲至29歲的年輕選民中的得票率都是50%。

2016年大選,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里(Hillary Clinton)和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Donald Trump)在18歲至24歲的選民當中的得票率分別為56%和35%,在25歲至29歲的選民當中的得票率分別為53%和39%。雖然特朗普藉助選舉人機制贏得大選,但希拉里所得普選票超出特朗普200萬張。

2020年大選,Z時代對拜登的投票比例是史無前例的。據皮尤研究中心統計,在2020年總統選舉和眾議院選舉中,特朗普和共和黨候選人得到的30歲以下選民的投票率只有3成。而拜登得到的30歲以下選民投票率高達54%。其中,18至24歲(Z世代)年輕選民當中,65%投票給拜登,31%投票給特朗普。在18歲至29歲的年輕選民中,有59%的人把票投給了拜登。

尤其是在佐治亞州和賓夕法尼亞州等關鍵州,年輕人的支持是拜登獲勝的關鍵。很多共和黨戰略師將此趨勢視為一種正在迫近的威脅。

相比嬰兒潮一代,大多數「千禧一代」和Z時代沒有冷戰和麥卡錫主義時代的烙印,但經歷2008年金融危機和2011年佔領華爾街運動後,他們不再習慣性地全盤接受資本主義,反而更多地對社會主義抱有期待,比如支持自稱是「民主社會主義者」的桑德斯(Bernie Sanders)。根據2019年Axios和YouGov的民調,70%的「千禧一代」受訪者、64%的Z世代受訪者聲稱願投票支持社會主義者候選人。其中,Z世代對「社會主義」的支持度由2019年的40%上升到了2020年的49%。

美國年輕人的政治參與度也在增加。1996年大選中,30歲以下的年輕選民的投票率是33%,而2020年大選中30歲以下的選民投票率高達53%。拜登勝選後,「Z時代推進自由、進步議程」、「右翼如何失去Z世代支持」,甚至「Z世代會不會是拯救美國的一代」成為美國輿論熱議的話題。

但Z世代並非是拜登的鐵桿支持者。和千禧一代一樣,Z世代對拜登也有失望情緒。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政治研究所2021年12月民調結果顯示,拜登在美國年輕人中的支持率降至46%,比他宣誓就職時減少了13個百分點。年輕民主黨人當中,拜登支持率跌幅高達10個百分點。年輕的獨立選民當中,拜登支持率跌幅最大,高達14個百分點。

事實上,這些年輕人更支持桑德斯等進步派力量,在2020年投票支持拜登,主要是因為他們認為拜登最有可能擊敗特朗普。

18歲至23歲的Z世代選民自2018年首次參加投票以來,最關心的話題是氣候變化、種族歧視和經濟不公,並且希望政府能夠出台更多解決方案。2020年投票支持拜登的年輕選民當中,42%的人關心疫情,21%關心種族歧視問題,12%關注氣候變化。而投票支持特朗普的年輕人當中,41%優先關注經濟和就業,之後才是疫情(21%)和墮胎(9%)議題。在2020年大選投票之際,多數特朗普的年輕支持者認為疫情至少已經得到部分控制,只有12%認為尚未控制住疫情。

由此可以看出年輕選民對兩黨及政府角色不同的看法。民主黨贏得年輕選民的支持,部分原因是年輕選民認為進步派議程能夠解決他們的關切,尤其是經濟方面的需求。加上共和黨領袖和特朗普的「反移民」言論以及白人至上主義的支持,迫使年輕選民倒向民主黨。民主黨則利用選民對特朗普不滿,吸引了大量年輕選民的支持。

共和黨謀劃爭取年輕選民支持

為了應對今年的中期選舉和鋪路2024年大選,爭取年輕選民的支持已經成為共和黨全國委員會(RNC)的工作重心。從2018年開始,RNC在美國高中和大學發起各種項目支持,吸引Z時代選民的支持。比如該黨推出的「校園團隊領導人項目」(Campus Team Leader Initiative)、年輕共和黨人組織「校園共和黨人組織」(the College Republicans organization)以及眾議院少數的領袖麥卡錫(Kevin McCarthy)推動的「Young Guns」項目,目標都是為了動員年輕選民對共和黨的支持,或者招募和培訓年輕的競選候選人。

比如,艾奧瓦州眾議院共和黨人米切爾(Joe Mitchell)成立的「Run GenZ」,招募和培訓年輕保守派競選底層公職。該組織計劃在2022年支持36位候選人競選州和地方職位。他說,烏克蘭局勢及美國的外交政策,增加了共和黨年輕選民對拜登政府的失望。

根據CNN/SSRS今年2月10日公布的民調,2020年45歲以下的年輕選民(佔投票支持拜登選民的60%)對拜登的工作表現並不滿意,只有33%投票支持拜登的選民對他現在的工作表現表示滿意。

共和黨就是要抓住這種選民心態,爭取年輕人的支持。根據CNN的報道,年輕共和黨選民關心的議題主要是通貨膨脹、油價、食物價格以及外交。

雖然年紀輕輕,但他們關心的議題和其他長輩關心的議題並沒有大的不同。他們也能感受到油價飆升對他們的負面影響,也能體會到通貨膨脹給他們帶來的生活成本的上升。所以,年輕人對「財政保守主義」政策的支持力度反而會加大。

「Z世代共和黨」(Gen Z GOP)平台的創立者、22歲的奧茲(John Olds)表示,年輕美國人仍然關心新冠疫情限制的持續影響,包括對他們大學時光的破壞以及無法參加畢業典禮等。在佐治亞州,不希望過多疫情防控限制的年輕人,可能會更傾向於支持共和黨。共和黨也會藉此拉攏年輕選民的支持。

共和黨全國委員會(RNC)在3月20日給CNN的一份聲明中提到,美國年輕人正被拜登領導下的美國「拋棄」,「我們正面臨價格的飛速上漲,包括拜登的油價。我們在學校課堂失去的寶貴時間已經無法挽回。而共和黨領導的州則在經濟復甦和學生返回學校、年輕美國人重返工作崗位方面起到了引領作用。RNC正在招募和接觸下一代的保守選民,那些珍視自由、機遇以及愛國的新一代保守選民」。

共和黨策略能否奏效尚待觀察,最大的變量是特朗普因素。過去5年,共和黨黨內的極化以及同民主黨黨爭的惡化,也導致其選民群體的分化。比如,支持共和黨的年輕選民並不是特朗普的支持者。皮尤研究中心2019年的民調顯示,千禧一代和Z時代的共和黨人比老一代共和黨人在很多議題上的立場「更温和」,並不支持特朗普。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