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論自由不可或缺 華人評論网媒

譚德塞指清零政策不可持續 胡錫進:不應從外部拆中國抗疫的台

【吃瓜热点】世衛(WHO)總幹事譚德塞周二(10日)表示,中國清零政策不可持續,應改變做法。內地《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回應稱,中國的探索作為當今世界一條獨立抗疫路線,有著不可取代的價值,「我們在付出代價和犧牲… …他們不應從外部拆中國抗疫的台」,而中國怎麼做要自己來研判決定,最關鍵是用事實說話,迅速把疫情控制住。

譚德塞的言論引發關注。據路透報道,周三(11日)上午聯合國在官方微博發布了譚德塞的評論,但發布不久後已被刪除。而聯合國微信公眾號的這篇文章,無法分享,相關影片「因違規被下架」。

胡錫進:世衛不會為多少人死亡負責

胡錫進周三在微博發文稱,世衛總幹事公開這樣說,不值得大驚小怪;重要的是只有中國才能為自己負責,世衛不會為中國一旦放開將有多少人死亡負責。

他指出,中國摸索出動態清零路線,殊為不易,「它被普遍相信至少挽救了幾百萬中國人的生命,而且在過去兩年保護了中國經濟」。因為Omicron今年面臨新的困難,如何對付新變種,需要艱苦的再探索。

「不試,怎麼能知道奧密克戎還能不能控制住?」胡錫進寫到,中國的探索作為當今世界一條獨立抗疫路線有著它不可取代的價值。「我們在付出代價和犧牲,世衛組織這個時候談論中國的事情,理應要考慮他們的話會在中國產生什麼影響。他們不應從外部拆中國抗疫的台。」

他又質問,既然指出中國的辦法不可持續,那麼應該給出一個更有效更可持續的辦法來。「但他們又給不出來!」

要迅速控制疫情 降國內分歧

胡錫進強調,中國怎麼做,要自己來研判決定。並指動態清零是一個抗疫體系,也是一種人道主義價值觀,在大方向上不可能錯。重要的是繼續執行好,根據新情況不斷探索更加高效的補充辦法。不過,他承認「現在中國社會出現了分歧,這也是世衛的話得以發酵的原因,我們需要克服這些分歧,形成新的眾志成城」。

最後,他稱中國最關鍵的是把事情做好,用事實說話,要能迅速把疫情控制住,把抗疫的經濟社會成本逐漸也降下來,形成事實上過硬的可持續性。「那樣的話,國內的分歧就會很快降下來,更不怕外部說」,他相信中國會奮發努力,並且實事求是對待這件事的;除了用事實用結果說話,用不斷的成功說話,別無選擇。

研究:中國倘沒保護措施下放棄清零政策 或致150萬人死亡

內地新冠肺炎疫情未消退,官方強調堅持「動態清零」。內地一項研究顯示,如果不採取任何保護措施,就放棄「動態清零」政策,恐面臨逾150萬死亡病例的風險。

上海復旦大學的研究人員,在自然醫學期刊(Nature Medicine)發表該研究報告。該論文並獲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人員支持。

籲加強為長者接種疫苗

路透報道,研究表明,雖然完全放棄清零,或會對公共衛生造成風險,但加強為長者接種疫苗等,可以大大緩解影響。

研究指出,2022年3月的疫苗接種所產生的防疫水平,將不足以防止Omicron疫情,料這對這重症監護高峰需求,將是現有接診能力的15.6倍,恐導致約155萬人死亡。然而,通過為疫苗接種和抗病毒治療,以及維持非藥物的干預措施(如核酸檢測、出行限制),可防止醫療系統不堪重負,認為這些是未來政策重點。

中國一直強調堅持「動態清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上周召開會議,指疫情遠沒有到可以鬆口氣、歇歇腳的時候,強調中國是人口大國,老齡人口多,地區發展不平衡,醫療資源總量不足,放鬆防控勢必造成大規模人群感染、出現大量重症和病亡,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命安全、身體健康將受到嚴重影響,毫不動搖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

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等人日前撰文,提及上海長者疫苗接種覆蓋率仍然較低,對疫情嚴格而全面的控制策略,實際上是為了減少感染人數,為重症新冠病例提供早期診斷和充分治療,從而將病死率降至最低,並為疫苗的全面接種贏得時間。下一個挑戰將是如何加強溝通,使民眾克服「疫苗猶豫」,讓所有人、特別是老年人和脆弱人群都能獲得疫苗接種服務。

(经济日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