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論自由不可或缺 華人評論网媒

國民黨「重返美國」 學者:想左右逢源 北京:兩岸「家事」毋須假手外人

【焦点分析】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訪美期間,為該黨駐美代表處揭牌,稱「我們回來了」。他重申國民黨一向是親美政黨,並非外界錯誤標籤的「親中」。有台灣學者指出,朱立倫原打算以訪美行轉移黨內事務處理不力的頹勢,但桃園市長提名爭議未休,結果亦無法加分。

在華府訪問的最後一天,朱立倫為坐落白宮和國會之間的國民黨駐美代表處揭牌,這是國民黨駐美代表處自2008年關閉後重開。2008年馬英九當選總統,即關閉國民黨在美代表處,對美事務由台灣“外交部”負責;2016年民進黨上台後,國民黨也未再派專人駐美。

被問到國民黨如何經營與美方關係,朱立倫重申,國民黨由創黨以來一直都是親美、親民主、支持和平、安全和繁榮的政黨,「從來都不是外界錯誤標籤的親中」,重設代表處,傳達的訊息就是美方和國民黨能互相聯繫。

朱立倫被指急於恢復美國信任

朱立倫自本月2日起展開訪10日美國之行,除稱國民黨「重返美國」外,外界焦點還落在他對「九二共識」的說法上。他早前曾稱,九二共識是兩岸「沒有共識的共識」,是「建設模糊」,認為在沒有更好的方案前,期望繼續以這樣的方式交流。朱亦在一場演說中從美中關係複雜變化切入,強調地緣政治風險上升,民主危機迫在眉睫,「人們愈來愈擔心中國共產黨的未來走向」;還稱國民黨「持續對抗共產主義,與中共做價值與制度的競爭」。

在北京,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昨日回應,九二共識中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追求國家統一的立場和態度,白紙黑字清清楚楚,不容任意扭曲。馬曉光稱,當前台海形勢複雜嚴峻,兩岸關係日趨緊張,希望島內任何致力於發展兩岸關係、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的政黨、團體和人,在涉及民族大義、大是大非等重大問題上,「保持頭腦清醒,把握正確方向,放遠眼光,站在歷史正確一邊」。他又重申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形容兩岸的事是「家事」,毋須假手外人。

儘管朱此行被形容為「親美反共」,台灣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教授廖達琪對本報指出,朱重點還是澄清「反美」印象,「國民黨(2008年)沒有把重點放在美國之後,美國收到的信息可能覺得國民黨在反美,他也在揣測美國人希望聽到甚麼,急於短時間內恢復美國人對國民黨的信任」。但另一方面,朱對九二共識亦沒有否認,「他親美也不表示與民進黨一樣反中,這是他試圖傳達的,想走一個中間模糊路線,對九二共識模糊處理,獲得美國的同理心」。

學者:藉國際事務扭轉島內劣勢

5月底,朱立倫提名前行政院長張善政參選桃園市長,引發地方反彈。廖指出,在沒有處理好島內事務的情况下,朱可能原來打算靠國際事務來扭轉島內事務的劣勢。廖達琪指出,儘管模糊「九二」是朱立倫試圖向中間路線靠攏、向年輕族群呼應的努力,但「對選舉的效果存疑,他的聲望不是一次可以改變,他似乎沒有意識到他的問題在島內」。

陸學者:親美意味反中 國民黨勢邊緣化

【另訊】國民黨駐美代表處前日舉行揭牌儀式,朱立倫稱,國民黨14年前關閉駐美代表處以來,華府聽不見國民黨的聲音,隨着恢復設處,「我們要說我們在這,我們回來了」。重設代表處,傳達的訊息就是美方和國民黨能互相聯繫。

事隔14年 國民黨重設美代表處

美國國務院台灣協調處長白丹利、美前國務院亞太經濟合作(APEC)資深官員王曉岷及多名美國學者出席儀式。朱立倫表示,值此緊張時期,台灣需要全球的支持,尤其是美國。他呼籲各界共同支持台灣,國民黨不僅代表台灣人民,也是捍衛台灣、保衛民主、為和平安全與繁榮而戰的政黨。

為重建與美交流渠道,國民黨去年11月恢復設處籌備工作,並由國民黨國際部主任黃介正擔任駐美處代表。有國民黨高層稱,雖然美方從未真正感覺國民黨反美,但民進黨不斷炫染「國民黨親中」的錯誤訊息;朱這次來摘掉「親中」帽子。

不過大陸廈門大學台灣研究所教授唐永紅指出,在美國對大陸採行以遏制打壓為核心的戰略競爭的情况下,親美意味反中、跟着美國遏制中國,無法「和中」。除了無法取得中間選民支持,也會失去深藍基本盤與處理兩岸事務優勢,勢必導致國民黨在台灣社會意識形態與中進一步邊緣化。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