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論自由不可或缺 華人評論网媒

各國確診定義不一 專家籲勿直接比較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統計,截至周五(27日)全球確診新冠肺炎人數最少達53萬,一周增加近倍。不過有專家指出,各國通報準測、檢測情况等均有差異,確診數字難反映實際情况,公眾不宜直接以各國確診數字比較疫情嚴重程度,以免誤判。

英國劍橋大學生物統計學家伯德(Sheila Bird)指出,各國就追蹤病例、檢測範圍等方針,以至通報標準都有差異,而且可能隨疫情更動,各國公布的確診數字並不能反映當中變數,直接比較可能錯估各國疫情。

美國加強檢測 確診隨之增

以病例統計為例,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只要病毒檢測明確呈陽性者,不論有無病徵均是確診;但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今年1月28日公布不會將檢測呈陽性但無病徵者納入確診病例,估計變相令確診人數減少數萬。在檢測範圍上,美國最初只檢測14天內曾前往疫區且有明顯病徵者,且統一由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進行,檢測數字僅數百,在疫情加劇後才改為各地方實驗室作檢測,確診數字隨之激增;英國只為需入院的病人作檢測,或令確診數字較其他歐洲鄰國為低。

英國華威大學(University of Warwick)生命科學系副教授蒂爾德斯里(Mike Tildesley)亦稱,將現有統計數字視為實質感染人數的做法存在風險,例如檢測數偏低便可能令死亡率相對較高,又或是令人誤以為感染風險低。他認為,在各國各自按自身檢測及通報機制相對穩定下,觀察感染數字變化曲線、康復與死亡人數等能大略了解各國疫情趨向,但在缺乏人口結構等資料下不一定能用於比較哪國的抗疫手法最有效。(CNN)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