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論自由不可或缺 華人評論网媒

兩會觀察:習再發備戰號召 領導人落團收官

昨天是今年兩會習近平最後一次落團,與往年一樣,去的是解放軍和武警代表團,在講話中,他強調「當前我國安全形勢不穩定性不確定性較大,全軍要統籌好建設和備戰關係,做好隨時應對各種複雜困難局面的準備」,這是他首度提出中國安全形勢不穩定與不確定性較大,似乎是暗指南海、台海和中印邊界形勢。

軍方多談創新 可見注重方向

過往,官方提到「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多用於外部經濟環境,去年的國防白皮書曾說,「國際安全面臨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更加突出」。像習近平昨天如此明確指出中國安全形勢不穩定性不確定性較大,實屬罕見。習在講話中對軍隊備戰的語氣也十分緊迫,提出「要堅持以戰領建,加強戰建統籌……加快打造高水平戰略威懾和聯合作戰體系。要增強責任感、緊迫感、主動性,把我軍建設年度計劃安排的各項工作往前趕、往實裏抓,確保早日落地見效。」

會上發言的6名軍方代表,軍事科學院政委方向談的是國防科技創新,軍委科技委副主任辛毅談發展「新域新質作戰力量」,陸軍第76集團軍工兵旅一級軍士長齊虎廣談創新軍士制度,陸軍指揮學院政委肖冬松談創新人才工作,軍委戰略規劃辦主任王輝青談落實軍隊建設年度計劃,火箭軍後勤部長王啟繁談提高軍產管理效益。從所談議題,亦可見軍方的注重方向。

今日全國政協閉幕,明日全國人大結束,今年的兩會也將謝幕。今年領導人落團跟隨了去年的模式,看來這種兩會的「抗疫模式」今後很可能常態化。近兩年習近平都是只去4個團組,即內蒙古團、青海團、解放軍與武警團,以及政協的醫藥衛生界與教育界聯組會。其中內蒙古是他本屆的選區所在,每年必去該團,軍警團也是他每年壓軸必去之團,實際上只有青海團與政協聯組會是今年的選擇,彰顯的是對環境保護、碳排放、公立醫療的重視。去年他的兩個選擇是湖北團和政協經濟界聯組會,突顯的是對抗疫和經濟的重視。

落團安排有象徵意義

其他政治局常委也大同小異,除了本身所在的地方團外,還會去一個政協界別會,另外再去一至兩個地方團。說到領導人所在代表團的安排,似乎並非隨機安排,而是有一定象徵意義。過往多是與領導人的故鄉或曾經任職地方有關,如江澤民曾經在上海團,胡錦濤曾經在出生地江蘇團,也曾在長期工作的西藏團,吳邦國在故鄉的安徽團,溫家寶在曾任職的甘肅團,習近平過去兩屆都在曾任職的上海團,但今屆習近平到了內蒙古團,與他的經歷毫無關係。其他高層的安排也是如此,李克強在廣西團,栗戰書在江西團,汪洋在四川團,王滬寧在河北團,趙樂際在黑龍江團,韓正在陝西團,王岐山在湖南團,全都毫無淵源,但選擇這些省區,隱約透露了對中西部、經濟落後和少數民族地區的傾斜。

文:孫嘉業(香港专栏作家)

文章为个人观点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