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論自由不可或缺 華人評論网媒

越戰美軍撤退與權力的邊界 

图:一九七五年美軍敗走西貢,美軍安排直升機在大使館的屋頂上,撤走官員與越南人職員

美國在越戰兵敗撤軍,暴露美國的權力邊界受制於民意的變化,今日之我要挑戰昔日之我,不惜背叛過去的理想,擁抱最新的論述,才能符合自己最新的利益。

一九七五年美軍敗走西貢,最後倉皇撤退的時刻,驚險重重。由於越共部隊已經兵臨城下,即將攻破首都保衛戰的最後防線,美軍安排直升機在大使館的屋頂上,撤走官員與越南人職員。這一幕在國際媒體上廣為傳播,成為歷史的定格。

這當然刺痛了美國的民心,二十年的越戰,結果以潰敗終局。這是美國歷史上第一次在海外戰爭中落敗,但擊敗美國軍隊的不是越共,而是美國人民的「變心」。連綿多年的遠方戰爭,讓美國人失去了支持越戰的耐心。猶憶越戰之始,美國民意支持美軍前往「剿滅共產黨勢力」,背後的理據就是「骨牌理論」(Domino Theory),認為一旦越南淪入越共手中,其他的東南亞國家就會「像骨牌那樣倒向共產黨」。美國的民主共和兩黨都對派兵到越南取得共識,民意的支持度也很高,不少年輕人都願意去越南參軍,為美國的理想而血戰沙場。在民主黨總統詹森(LBJ,Lyndon Johnson)時代,美軍派駐到越南的人數高達五十萬人,浩浩蕩蕩,再加上「空中堡壘」B52轟炸機的密集攻擊,對北越造成極大的損失。

但美軍遇到的是熱帶叢林的伏擊,是詭秘的地道戰,是「鄉村包圍城市」的典型毛澤東戰法。到了一九七五年,美軍在越南陣亡人數已經高達五萬,師疲兵老,國內反戰的聲音高唱入雲。越來越多美國人面對歷史上第一次的「客廳戰爭」,傍晚在家裏看全國電視網的新聞,都會看到美國子弟兵傷亡慘重的鏡頭,晚飯時刻看到太多的血腥,大家都感到倒胃口。很多的家庭,很多的辦公室,很多的校園,都會有認識的人在越戰中死亡……

這引爆了澎湃的反戰浪潮,年輕人當眾燒毀徵兵卡,有些人甚至逃到加拿大和瑞典,抗議被無良政客與財團騙往越南送死,打一場「不正義的戰爭」。

這也是美國社會一場自我啟蒙運動的開始,叩問為何美國在國際上「批判的武器」,只能是「武器的批判」,葬送自己人民的性命,成就某些集團的利益?

因而美國民意的絕大多數推翻了二十年前的民意,要求美軍退出越南,這也導致基辛格秘密訪華,與中國修好,削弱了越共背後的力量。一九七五年美國兵敗撤軍,暴露了美國權力的邊界受制於民意的變化;今日之我要挑戰昔日之我,與時俱進,不惜背叛了自己過去的理想,擁抱最新的論述,才能符合自己最新的利益。

從美軍阿富汗撤軍,到美軍是否介入台海,也可作如是觀,今天一些美國政客高喊要出兵台海,但美國民意質疑:美軍連塔利班都打不過,還可以挑戰解放軍嗎?

作者:邱立本 (香港专栏作家)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