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論自由不可或缺 華人評論网媒

日本內望:奈伊逝世與美日同盟漂流

5月7日,哈佛大學著名國際關係學者、「軟實力」理論的提出者約瑟夫·奈伊(Joseph Nye)辭世。奈伊不僅是美國外交界和國際關係學界自由主義(liberalism)學派的領軍人物,更是冷戰後美日同盟再確認理念的策劃人之一。不巧的是,他同時代的美國前副國務卿阿米蒂奇(Richard Armitage)亦於今年4月去世。這兩名推動美日戰略合作的核心人物在美國最缺乏軟實力的時機相繼辭世,象徵着美日關係一個時代的終結。

與此同時,石破茂政府領導下的日本對美交往模式亦悄然發生轉變。石破茂政府上台以來,面對特朗普發起的關稅戰爭的雙邊談判已五度無果而終,日本經濟財政再生相赤澤亮正在日美兩國之間來回奔波,疲憊不堪。6月9日,赤澤在日美會談後於華盛頓對日本記者團表示,將在6月13日再次訪美,就關稅談判舉行第六輪部長級磋商。就在幾天之前(6月6日),赤澤對日媒表示,日美雙方在第五次部長級會談取得了進展,但同時也表示尚未找到一致點。

石破不再對美壓力盲目讓步

在過去,日本政府往往在美國壓力下做出不情願的讓步,但此次東京卻明顯不願意草草就範,顯示日本不再是冷戰時代的「外壓反應型」國家(reactive state)。6月7日,首相石破茂明言:談判能得出結論當然是愈快愈好,但急於求成而損害國家利益是絕對不能允許的。面對7月的參議院選舉考驗,石破首相深知對美無條件妥協將可能引起日本國內輿論的強烈反彈,動搖自身弱勢政權的執政基礎,因而選擇強硬應對美國外壓。

另一方面,特朗普2.0下的美國外交已顯現戰略收縮傾向。國內政治優先、黨派對立惡化,使得白宮的外交決策日益受國內政治綁架。5月中旬,特朗普總統頒布針對哈佛留學生簽證的禁令。日方萬萬沒有想到,原本被認為是針對中國的政策,竟然延伸到對付作為美國盟邦的日本。由於美國長期以來吸引不少來自日本的學生,禁令恐迫使日本留學生和交換生轉向其他國家求學。

美國對盟邦的安全承諾與政策連貫性正在大打折扣,使得「自由主義國際秩序」(liberal international order)的正當性日益遭受質疑。日本對美態度的轉變,也反映出美國民主陣營盟主角色的變調與信任赤字的擴大。隨着奈伊的離世,美日關係的的漂流時代即將來臨。面對一個更為自主的日本與一個日益內向的美國,東亞地區的國際關係正漸漸邁入深刻的變局。

撰文:

日本早稻田國際學術院國際教養學部教授、美國史丹福大學弗里曼·史波格利國際問題研究所訪問學者 張望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