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生日大閲兵:對權力的貪戀,才是真實的人性
6月14日是美國總統特朗普79歲生日的一天,美國在首都華盛頓舉行大規模閲兵式及慶祝活動。特朗普第二任期以來首次以「總司令」身份出現在全國直播的軍隊儀式之中,威風凜凜。
閲兵隊伍沿憲法大道行進,近7000名士兵、約150輛軍車和50多架飛機參加。部分士兵穿着從獨立戰爭時期到一戰、二戰、越戰、伊拉克戰爭等美軍在歷史上不同時期的軍服。
名義上閲兵是為了紀念美國陸軍成立250周年。慶祝活動的確是兩年前拜登政府時期就開始提上日程的。但如果不是特朗普,這本是尋常的美國慶典,比如放煙花、舉辦音樂會等。正是由於特朗普上台,才使得今年紀念慶典變成了大閲兵。

2024年6月14日,美國有組織舉行「拒絕國王」(No Kings)示威活動,抗議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的施政。圖為組織在官網上的互動地圖,顯示全美將舉行遊行活動的城市、地點和時間。有媒體指將有2000場示威活動,預料數以百萬計市民會出席。(No Kings官網)
慶祝儀式不僅在華盛頓特區的廣場上大辦一天、舉辦軍事表演、軍火商會展、傘兵向總統獻旗、總統主持入伍儀式、國際空間站連線、球員網紅名人站台的兒童軍國主義教育等一系列遠遠超過了陸軍一個軍種有能力辦起來的活動,而且還引入了「軍事遊行」——大規模的士兵分列式和坦克等重裝備自行通場。
這場「歷史性的慶祝」,本應是一場團結國民、彰顯軍威的國家儀式。但是閲兵式當天,全美50多州發起「No Kings」(不要國王)大規模集會,這也是特朗普政府以來,最大規模的反總統集會。抗議淹沒了節日氛圍,給這場「閲兵夢」覆上一層陰雲。
美國歷史上曾有四次大型閲兵。過去的每一次閲兵均與戰爭有關。美軍第一次閲兵是為了慶祝南北戰爭結束,第二次閲兵是為了慶祝一戰勝利 歸來,第三次閲兵是1946年二戰得勝歸來,第四次閲兵是1991年海灣戰爭得勝歸來。

2024年6月14日,美國有組織舉行「拒絕國王」(No Kings)示威活動,抗議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的施政。(網絡圖片)
而這一次特朗普就是這麼豪橫。不是國慶也不是勝利日,特朗普毫不避嫌在自己生日這天史無前例大點兵。今年也是美國海軍、美國海軍陸戰隊等軍種的建軍250周年紀念。特朗普沒有選擇為其他軍種慶生,偏偏選中陸軍250周年紀念日閱兵,是因為6月14日和特朗普自己的生日重合,可謂好大喜功又私心用盡。
2017年參加完法國的大閲兵之後特朗普就心心念念搞一次超過法國的美國閲兵,如今夢想成真。
中俄2025年都會舉辦盛大的閲兵式。俄羅斯5月9日勝利日閲兵已經上演,中國將於今年9月舉行抗戰勝利80周年大閲兵。一直以來對俄羅斯總統普京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等政治強人讚不絕口,熱衷於同他們社交和比較的特朗普,自然也希望擁有和他們一樣彰顯軍權的閃光時刻。
對於閲兵的執着,是特朗普內心對於大國需要展示威力、政治強人需要有強大軍權的一個投射。
特朗普的任期只有四年,即便這次閲兵只是陸軍250周年紀念,並不是一個全國性的、全軍性的慶祝時間節點,但特朗普根本就等不了,必須在自己任內舉辦一場彰顯軍權的閲兵才是他真實的渴望。
與其說特朗普執着於讓美國再次偉大,不如說特朗普要把自己打造成偉大的總統。
為了不讓各國佔美國的便宜,為了美國的債務危機, 為了根治各種弊端,特朗普第二任期開啟了轟轟烈烈的改革,不能排除特朗普的出現是美國人的自我革命,自我糾錯。但是特朗普時時刻刻表現出來的對於權力的迷戀,才是真實的人性。
特朗普社交媒體賬號今年5月曾發過一張特朗普扮演教皇的照片,放言願意成為天主教教宗,白宮官方賬號竟然跟進轉載了。特朗普不是單純為了惡搞上頭條,化身教宗才是特朗普內心對於權力的渴望——不滿足於統治世人,更寄希望於拯救人類的心靈。教皇的影響力對特朗普來說也是誘惑。
特朗普有幹一番大事,讓美國再次偉大的雄心壯志,但更多的是將權力發揮到極致,運用到極致的一種體驗。權柄給特朗普帶來的是全新的未知人生。
最強大國家,最強硬的權柄,最至高無上的地位,當然要有英雄式的人物形象來相匹配。今天的美國是半個世紀以來美國最落魄的時刻 ,而特朗普硬是把美國玩出了世界霸主的範兒,將自己扮演成了美國最偉大的總統。
拳打中國,怒扇盟友,從勝利走向勝利,一切盡在掌握。如果有這樣的霸總短劇,大男主一定是特朗普。只可惜人生如戲,世界並沒有按照特朗普的劇本前行。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