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論自由不可或缺 華人評論网媒

中印出手 氣候公約「減辣」惹不滿 「逐步淘汰」燃煤發電改為「逐步減少」 被轟黑箱作業

【吃瓜热点】為期兩周的格拉斯哥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上周六(13日)「加時」一天後,終達成「減辣版」《格拉斯哥氣候公約》。英美傳媒報道,印度、中國、美國與歐盟這四大溫室氣體排放方在前天最後關頭磋商,在中國和印度出手反對下, 最終修改公約文本,把「逐步淘汰」燃煤發電改為「逐步減少」。有深受氣候變化影響及發展中國家表達不滿,抗議談判不透明又不准再啟討論。

《格拉斯哥氣候公約》乏力度

蘇格蘭時間上周六(13日)晚,澳洲時間昨早上7時,197個COP26代表團代表終於簽署《格拉斯哥氣候公約》(Glasgow Climate Pact),推動各國鞏固其2030年減排目標、要求富國把協助弱國應付氣候變化的經費提增「至少一倍」等一籃子計劃。但這些承諾不足以將全球氣溫升幅限制在較工業革命前多1.5℃以內。對於最受關注的煤炭,公約承諾推動各國「減少」使用煤炭、取消「低效」化石燃料補貼。不過這跟大會原定廢棄煤炭的目標存在顯著差距。

協議寫道,締約方承諾「加大力度逐步減少(phase down)不減排的(unabated)煤電,逐步淘汰(phase out)低效化石燃料補貼,同時根據各國國情,向最窮最脆弱的國家提供對症下藥的援助及承認支援邁向公平轉型的需要」。不減排指沒有採用減碳排放的環保技術;公平轉型指的是由倚賴煤炭到改用再生能源。惟上周六訂定的第三版草案原文是:「加快努力邁向逐步淘汰不減排的煤電及低效化石燃料補貼,承認支援邁向公平轉型的需要。」上周三提出的初版更是「加快淘汰燃煤及對化石燃料的補貼」。

英美傳媒報道,這是中國支持印度力爭修訂文本的結果。在前晚談判最後關頭,中國、印度等仰賴煤炭的開發中國家仍堅決反對採用呼籲「逐步淘汰」燃煤發電的協議條款。中方要求條款用詞是「逐步減少」,印度又希望單單涵蓋「低效」煤炭等。

中印美歐盟代表最後關頭密斟

《紐約時報》稱可見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跟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克里、COP26主席岑浩文擠在一起「密斟」。接着,代表全球四大溫室氣體排放單位的解振華、克里、印度環境及氣候部長亞達夫、歐盟副主席暨「綠色新政」負責人蒂默曼斯,聯同大會主席岑浩文撇下其他代表團閉門磋商。與會歐盟官員對新聞網站Politico說談判氣氛緊張,中方且一度擺出強硬姿態說:「我們將全盤推翻。」終將條款字眼改為「逐步減少」。

在敲定最終版本後,印度環境及氣候部長亞達夫受訪表示,協議內容不能單針對煤炭,卻隻字不提其餘的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氣,那對發展中國家不公道。

墨西哥、部分富裕歐盟國家及島國,對更改字眼感不滿。墨西哥代表投訴說:「我們在不透明、不包容的談判過程中被擠到一旁。我們全都依然擔憂,卻被告知不能重修協議文本……其他人就仍能要求淡化他們的承諾。」馬爾代夫的代表指1.5℃與2℃之差對他們來說等同「死刑」。瑞士代表表明希望逐步淘汰煤炭。丹麥代表指中印沒有給主辦國留有餘地,倘要談判更透明和公開,一切只能推倒重來。

岑浩文:中印須向氣候脆弱國解釋

面對氣候變化脆弱國的怒意,岑浩文承認尚未能兌現《巴黎協定》作出的承諾。他為最後關頭更改字眼道歉硬咽。但他事後否認COP26失敗,指達成協議是「脆弱的勝利」。他昨接受BBC訪問時,稱中國和印度必須向易受氣候變化影響的脆弱國家解釋。

蒂默曼斯也對新字眼表示失望,指出淘汰時間拖得愈長,對大自然和經濟的負擔便愈重。惟他表示談判結論意味全球「將竭力擺脫煤炭」,幫各國朝向那目標。

(Politico/紐約時報/金融時報/路透社)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