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論自由不可或缺 華人評論网媒

俄烏戰持久 專家恐「朝鮮半島化」 北約秘書長英揆籲續援烏抗侵略

【军事重点】俄軍侵烏持續超過3個月,已令國際燃料及糧食供應變得緊張,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周日(19日)表示,俄烏戰爭可能要持續數年,《華盛頓郵報》則引述專家指戰爭可能會「朝鮮半島化」,變成如今韓國和朝鮮般沒實質衝突亦沒正式宣布結束戰爭的局面。外國領袖呼籲盟友繼續支援烏克蘭,英國首相約翰遜在報章撰文,稱容許俄國掌控所佔領的烏克蘭土地,只會成為二戰來在歐洲侵略的最大勝利。

俄羅斯2月24日入侵烏克蘭,在遲遲未能奪取首都基輔後,3月底宣布完成「首階段任務」,轉向「解放」烏東頓巴斯地區,該區不少地方已落入俄軍控制,而烏軍正繼續抵抗。《華盛頓郵報》上周五引述分析報道,即使外國援助增加、烏軍士氣高漲,烏國政府及其支持者也只能期望跟規模更大、裝備更精良的俄軍相持。

長年低強度衝突如朝鮮半島局面

俄軍奪取基輔失敗,但在頓巴斯的戰鬥中軍事上佔優,藉火炮攻擊烏軍陣地,逐漸擴大勢力範圍。很多專家相信戰爭會演變成低強度衝突,或像朝鮮半島的局面,即韓國與朝鮮1953年停戰而非終戰。韓國和朝鮮之間此後出現高度軍事化的邊界,並偶爾爆發事件。專家分析,這情况可能在烏克蘭及受到俄羅斯控制的烏國領土之間出現。

北約前歐洲盟軍最高司令斯塔夫里迪斯(James Stavridis)稱,他不認為俄羅斯總統普京或烏國總統澤連斯基能夠繼續維持目前的戰爭規模多年,「當然能維持多個月,但不太可能持續數年」。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的俄羅斯研究專家查拉普(Samuel Charap)關注俄羅斯和烏克蘭連同其盟友雙方在追求互不相容的目標,「導致俄羅斯推進愈趨強硬,我們則付出愈來愈多」。

北約秘書長認援烏成本高

面對俄羅斯攻勢未停,外國領袖續呼籲支持烏克蘭。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向德國《星期日圖片報》(Bild am Sonntag)表示,向烏軍提供最先進武器,會增加讓烏東頓巴斯地區脫離俄羅斯控制的機會,「我們須為(戰爭)可能持續數年的現實做準備。我們不能放棄支持烏克蘭。即使成本很高,不僅是軍事支持方面,亦包括能源及食品價格上漲」。

英國首相約翰遜亦在《星期日泰晤士報》撰文呼籲為長期戰爭做準備,要確保烏克蘭較入侵者更快獲得武器、裝備和訓練:「時間是重要因素。一切視乎烏克蘭能否在俄羅斯攻力得到補充之前,加強其保衛國土的能力。」他指出,容許普京掌控烏克蘭的領土不會促成一個更和平的世界,只會成為二戰以來在歐洲「侵略所獲的最大勝利」。

德總理預告G7峰會續撐烏

德國總理朔爾茨稱他會在月底舉行的G7領袖峰會上,表明烏克蘭會繼續獲得支持:「只要有需要,我們會繼續支持烏克蘭。我們要確保俄羅斯總統的盤算不會成功。」朔爾茨上周四與法國、意大利和羅馬尼亞領袖到訪基輔,跟澤連斯基會面;朔爾茨表示訪問期間他們討論進一步向烏克蘭供武問題。約翰遜上周五亦突然到訪基輔,他稱英國將繼續向烏克蘭提供軍事裝備,同時將啟動一項必要的軍事訓練計劃。

(華盛頓郵報/獨立報/路透社/法新社)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