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論自由不可或缺 華人評論网媒

從「克強經濟學」到大權旁落 學者評李克強「最弱勢總理」

【吃瓜热点】昨日在全場掌聲下,李克強交棒李強,正式結束10年總理生涯。回顧他過去兩屆,由上台最初的「克強經濟學」到後期的經濟大權旁落,外界評論他是改革開放以來「最弱勢總理」。

倡簡政放權 鼓勵創業及互聯網產業發展

2013年上任的李克強畢業於北京大學,是中國首名擁經濟學博士學歷的總理,師從上月去世的學者厲以寧。在經濟上,李克强​​重視企業和市場角色,強調要讓市場主體更好發揮職能,就任初期提出「簡政放權」,精簡政府機構,把經營管理權下放企業。

他另一項力推的計劃,是2014年9月達沃斯論壇上所提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鼓勵科技人員和大學生創業;另外亦重視互聯網產業發展,提出「互聯網+」,促進互聯網金融發展。外資巴克萊資本(Barclays Capital)曾提出新詞為「克強經濟學」(Likonomics),指出李的三大經濟政策分別為政府不推刺激經濟的政策,而是逐步縮減國家主導的投資行為;去槓桿化,大幅削債;推行結構改革,以短痛換取可持續發展。

不過李克強在經濟上的雄心在首個任期已很快受挫,其經濟大權被習近平領銜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所掌控,中南海「南院」(國務院)和「北院」(黨中央)矛盾之說一度甚囂塵上,外界稱,「習李體制」已悄然被「習王(岐山)體制」所取代。中共十九大後,其大秘楊晶因嚴重違紀被貶回內蒙古。

去年兩會,李克強在其任內最後一場總理記者會上,談到本屆政府最大挑戰是疫情及對經濟帶來的影響,還形容「盡了最大努力」。中國在過去5年面臨最大的挑戰,顯然並非僅僅是疫情衝擊,在外交特別是中美談判等核心事務上,李克強並不掌握主導權。

今屆兩會,他任內最後一份政府工作報告顯得平淡、低調。倒是他與國務院官員合影告別的影片,以及2月底在國家發改委辦公地點視察工作時,囑咐「發展的動力還在於改革」的這些場面和講話,在民間傳得沸沸揚揚。此外,李克強在疫情爆發的2020年,主動在兩會記者會上透露「中國有6億人每個月的收入1000元人民幣」,去年在工作報告中提及豐縣八孩女子事件,這些發言和表現,讓外界留下深刻印象。

劉銳紹:李盡最大努力協調 減政治摩擦風險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認為,李克強上台之時團派實力尚強,但後期各派系已逐漸式微,在變化多端、條件有限的環境下,盡了最大努力、爭取了最大成績。特別是在相對弱勢的位置下,懂得退讓,盡力協調了各方關係,順從人事安排分工,減低政治摩擦風險,增加了其安全系數,「否則都好難坐足十年」。

原上海政法學院副教授、獨立政治學者陳道銀指出,李克強是1989年以來最弱勢的總理。在第一個任期,其最大影響的政策是大眾創業和「互聯網+」,但P2P爆煲影響千家萬戶等失誤,造成國務院經濟決策權拱手相讓。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