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論自由不可或缺 華人評論网媒

社評:不做橡皮圖章不民粹 新立會須改積弊陋習

立法會換屆選舉,過程大致暢順,然而投票氣氛較淡,亦是不爭事實,地區直選投票率只得三成左右,是回歸以來最低。今次是選舉制度修改後首次立法會選舉,傳統泛民政黨缺席,政治議題淡出,在在都跟以往選舉很不一樣,政治坐標大變,候選人要重新適應,選民亦有新的考慮。過去10年,香港政治愈益兩極化和激進化,中央修改選舉制度落實「愛國者治港」,投票率低很大程度是扭轉香港政治局面的代價,關鍵是新制度能否促成溫和中間力量壯大、促進良政善治。健康的行政立法關係,應該是不盲撐不盲反;健康的議會文化,應該實事求是不民粹。新選制之下的新議會,需要帶來新氣象,改變昔日陋習亂象,議員要提升議事水平,勿做橡皮圖章。

投票率三成不算意外

部分功能界別更冷淡

新的選舉制度,新的遊戲規則,今次立法會選舉,方方面面都跟過往不同,投票率是其中之一。今屆選舉地區直選投票率是歷來最低的一屆,比上屆低了28個百分點,若與2019年區議會選舉的七成投票率相比,更是少了一半以上,論全日投票趨勢,昨天投票情况,亦跟以往頗不相同,除了早上數小時投票率尚能跟上屆旗鼓相當,之後明顯後勁不繼,相比之下,之前的選舉,往往入夜後才迎來投票高峰。選委會議席爭逐,只限千多名選委投票,投票率高是意料中事,功能組別方面,投票率高低,跟採用團體票還是個人票關係明顯,部分團體票界別投票率高達九成,反觀採用個人票的專業界別,投票率都遠低於過往。

回首歷屆立法會選舉,之前以2000年換屆投票率最低,只有43.57%,其次是2008年的45.2%,這兩屆選舉的共通點,是沒有很尖銳激烈的政治議題。其餘各屆選舉,投票率皆超過五成,當中以上屆(2016年)的58.28%最高,其次是2004年的55.64%。2003年50萬人遊行反對23條立法,是回歸初期最大規模的一次政治動員,翌年立法會選舉承繼了這股政治熱度,「懲罰建制派」成為泛民催票旗幟。至於2016年投票率新高,則跟社會激進化、本土派冒起有關。

投票率高低影響因素眾多,以香港的情况而論,意識形態和政治對立熱度,無疑是很多人投票的推動力,前年反修例風暴期間的區議會是一次極致。《港區國安法》及修改選舉制度,標誌中央以很強的政治力度,扭轉香港高度政治化和激進化的局面,政治鐘擺由一端來到另一端,今次某程度是一次「去政治議題」的選舉,傳統泛民政黨缺席,地區直選10多名非建制派候選人,雖有提出政治訴求,實現空間有多大,各方心裏有數。政治熱度大降,政治動員不足,投票率大跌乃是必然。

前年區議會選舉,基本上不存在中間派,非建制派得票近170萬,建制派得票120萬,兩者都是高得不尋常的數字。若要拿來比較,上屆立法會投票數字,參考意義無疑較大。當時建制派得票87萬,非建制派得票約120萬, 中間派10萬。昨天約有130萬人投票,假設建制派依然能成功動員約87萬人,意味約有40多萬中間派及非建制派選民有出來投票,大約相當於上屆兩者總和的三成,有關數字反映今次參選的非建制派候選人,未至於全無動員力,惟多數泛民支持者最後都選擇「躺平」不投票。類似情况在一些原屬泛民票倉的功能界別同樣明顯,醫療界、會計界及教育界採用個人票,投票率不足三成,社福界更不足兩成。這些專業界別,最近不時傳出離職潮、移民潮一類消息,如何穩定這些專業界別的人心,是權力當局必須處理的問題。

今次立法會選舉,標誌香港政治範式轉移,意識形態鬥爭再非主旋律,153名候選人,超過三分之二未曾當過立法會議員,尋求連任或再任者不足40人,意味新一屆立法會議員將有過半數是新面孔,新人事新作風,過去議會的亂象積弊,必須改變。特區管治強調行政主導,立法會權力相對有限,議員責任是監督施政,促進良政善治。過去一段長時間,議事堂只有政治鬥爭,阻礙辦事多過解決問題,相關亂象固然不應繼續,可是立法會亦絕對不能淪為橡皮圖章。

議事水平須提升

務實文化待重建

以往建制派在議會內的最主要「工作」,就是跟泛民政治鬥爭,一方「盲撐」政府,一方流於「盲反」,議事水平每况愈下,不時出現「小學雞式」鬥嘴,又或鬧劇行為博出位。若說部分非建制派議員事事政治掛帥,部分建制派議員不熟政策信口開河,同樣令人不忍卒睹。今次選舉,湧現了一批過去從未參政的「非傳統建制」候選人,包括一些學者、專業人士和商界精英,他們躋身議會,對於提高議事水平,應有正面作用;傳統建制黨派議員毋須應付政治泥漿摔角,更要改善議政表現。非建制派候選人若能當選,亦應擺脫「盲反」思維,實事求是。

近年香港政治變得相當民粹,政客不分泛民建制,經常隨波逐流,選區利益至上,動不動就喊派錢,但求討好選民,不顧社會整體利益,妨礙處理土地房屋等問題。新一屆立法會必須改變過去陋習,重建理性務實議會文化,好好監察施政,爭取市民認同。

(明报社评)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